

成功解決手自一體模切機三大難題:
1、手動與自動交換時紙張到達?前規時間準確無誤,無需調整給紙到位旋鈕。
2、手動給紙時飛達頭采用后置式使手動空間更大視野無障礙,實用性安全性更強。
3、手動給紙時飛達頭處于靜止狀態杜絕了對操作者的意外傷害。

一、飛達的組成結構及作用
?? 1.給紙臺。堆放待處理紙張的平臺
?? 2.松紙吹嘴。把紙堆面上的紙張吹松,便于分紙送紙。
?? 3.分紙吸嘴。把已經吹松的第一張紙稀奇并交給送紙吸嘴。
?? 4.送紙吸嘴。從分紙吸嘴那里,接過已被分離的第一張紙,并把它傳給送紙輥。
?? 5.擋紙牙。保持紙堆前邊緣的整齊,并周期性的為送出的每一張紙讓路。
?? 6.壓紙吹嘴(也稱壓腳)。通過它吹出的氣流,將已被分紙吸嘴吸起的第一張紙與紙堆分離,并且以其壓紙腳壓住第二張紙,且控制紙堆的高度。
?? 7.擋紙毛刷或壓片??刂票淮邓傻募垙埖母叨?,防止雙張或多張。
?? 8.后擋紙板。使紙堆的后面(拖稍)保持整齊。
?? 9.側擋紙板。保持紙堆側面的整齊,并控制紙張在輸紙板上的位置,以達到配合拉規的合適距離。
?? 二、飛達的調節標準
?? 說明:吸嘴調節高度為厚紙在2——3mm,薄紙在6——8mm,送紙吸嘴與分紙吸嘴高度一樣。但具體的根據紙張的變形程度來實際調節。分紙吸嘴前后位置在紙邊約2——5mm左右。
?? 2.松紙吹嘴:吹嘴距離紙堆的后邊緣,應調節在5——15mm的范圍內,一般來說厚紙可以調節近點,薄紙遠點,合理的吹松紙堆,又不至于吹歪掉。最好的吹風效果為使表面的兩三張紙張飄起來,且紙張之間間隙要大。有的機器設備咬口紙堆處左右各一個吹嘴,調節距離可以更近點,使紙張之間有氣體隔開,減少摩擦力,使紙張更好的傳遞。
??3.壓紙吹嘴:又名壓腳。每當分紙吸嘴把第一張紙吸起時,壓腳要壓住第二張紙,并在兩張紙之間吹出一定的風量,使上一張紙往上飄,便于被送紙吸嘴吸住。壓腳壓住紙邊的深度一般為8——11mm,風量根據紙張的厚薄來決定。另一個作用是帶有高度控制器,一旦紙堆太低接觸到觸點時,紙堆會定量的上升,一般在8——10張上升一次。
?? 4.擋紙毛刷或壓片:壓片調節不能往紙里壓太多,否則會給分紙吸嘴帶來困難,壓片壓住紙張位置可以壓到鐵片往下彎一點點,變形量在2mm。
?? 5.擋紙牙:厚紙的高度可以比薄紙來得高一點,一般高度離擋紙牙最高點3——5mm,薄紙高度在7——4mm,。
?? 6.后擋紙板與側擋紙板的調節:后擋紙板主要是頂住紙張,不讓紙張往后滑動,保證紙堆的整齊;側擋紙主要是要保證紙張被輸送出去的左右位置保持一致,并使紙張輸出去的距離與拉規的擋板控制在5——8mm.,這樣可以確保每張紙張的拉規準確,都能被很好的拉到位。
?? 三、輸紙板的調節方法。
?? 輸紙板的作用就是將飛達傳送來的紙張準確平穩的的傳遞到前規定位。紙張在飛達部分靠的是壓差傳動,所以壓紙輪的調節就相當重要。
?? 特別注意輸紙板上毛刷輪是要壓住紙張在前規定位停頓后的最邊緣,主要是可以將紙張推到位,避免產生歪張等現象。
?? 壓片調節:壓片調節主要是要避免紙張咬口太翹,沖出前規,所以一般壓片都是壓在前規旁邊,薄紙壓輕一些,只要能輕輕的碰到鐵板即可,厚紙可以略重一些。
?? 前規調節:前規調節主要是高度調節,一般只要調節到3倍生產紙張即可??梢阅萌龔埣堖M行調整。

1、模切壓痕線位置與印刷產品位置不相符
(1)模切刀版本身制作工藝有誤差.手工制版由于受技術人員水平和操作設備的限制,不能達到理想模切壓痕精度。對于某些對模切精度要求高的產品,可改用激光制版。
(2)紙板叼口規矩不一。如果紙板叼口規格誤差大,那么可能是模切機的后定位(又稱二次定位)撥動距離過小,可以通過調節后定位,增大后定位撥動距離來解決。
(3)模切壓痕與印刷的格位未對正。解決方法是根據產品要求,重新校正模切版,套正印刷與模切壓痕格位。另外,也可通過調整紙張輸送側定位規矩或前定位規矩來校正,使模切壓痕線與印刷格位套準。
(4)另外,模切壓痕與印刷的工作環境不同會造成紙板纖維變形或伸張,也會產生模切壓痕格位不準。解決的方法是要盡量保證模切壓痕與印刷在同一工作環境進行或保證工作環境的同一性(即有相同的溫度、濕度等)。
2、模切精度不高
影響模切精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主傳動鏈條磨損拉長,將直接影響模切前定位精度,此時只能更換鏈條。
(2)間歇機構磨損,造成牙排在停止或起動過程中發生抖動,從而影響模切精度。這種情況下一般只對定位精度產生影響,此時,應對間歇機構進行檢修。
(3)前、后定位擺架定位距離過小。因為鏈條本身長度有一定的誤差,如果定位距離過小,則在前、后定位時不能消除鏈條誤差,從而影響模切精度。此時應調整前定位擺架的調整螺桿或后定位擺架的凸輪位置,使前后定位架能撥動牙排2~3mm距離為宜。
(4)上模切版或下模切版定位不準。機器長時間使用會造成模切版框或模切底板上的定位塊磨損,從而使配合間隙過大而導致模切精度降低。此時應更換定位塊。
(5)側定位板磨損是造成側定位不準的重要因素。由于定位的撥動量不足以彌補磨損量,因此會造成側定位精度變差。此時應更換側定位板。
(6)叼紙牙壓力太小或不均勻。如果叼紙牙的活動牙彈性由于長期使用而變小,則會造成紙張在傳遞過程中滑移或脫落,從而直接影響模切精度;叼紙牙之間壓力不均勻則可能造成紙張在模切過程中的歪斜。此時應更換活動牙。另外,固定牙在水平高度上也應該一致,否則也有可能在叼紙時產生紙張碰撞或叼紙后紙張起皺,影響模切精度。
(7)操作過程中紙板變形或伸張,造成“套印”不準,從而影響模切精度。應選用合適的紙張,減少材料本身缺陷對模切精度的影響。
(8)操作人員操作失誤而造成精度不夠,或由于模切版本身精度不高而造成模切精度達不到要求。此時應該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生產管理要求,或重新制作模切版。
3、壓痕處爆線(爆色)
爆線是指產品在模切時或成品折疊時,壓痕處紙張開裂。這是模切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尤其是在天氣干燥的情況下,經常發生。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紙張脆,含水量低,特別是經過高溫磨光的紙張,模切時易爆線。這時,在模切前先把紙張調濕,可用過水機給紙張背面過水,增加其含水量,使級稍柔韌,再上模切機。模切后若貼盒時爆線,可在折痕處擦水,以緩解爆線狀況。
(2)印刷品表面有大面積的藍或黑等深顏色實地,模切后易爆色、爆線。印刷時在深色墨中不加或少加油墨添加劑,以加強油墨在紙上的附著力,減少爆色、爆線現象。
(3)紙張(板)厚度過大時,容易產生爆線,此時模切鋼線高度選擇要合理。
(4)鋼板下墊紙后易爆線,此時應減薄墊紙。
(5)模切機壓力過大時易爆線,此時應減少壓力,使廢邊剛好分離。
(6)壓痕?;虻酌堖^厚、壓痕窄,易爆線。應選用合適厚度的壓痕模,壓痕寬度要適中。
(7)切口掉下的紙粉積聚在槽中易爆線。操作者應及時清除干凈紙紛、異物等。

隨著印刷包裝廠為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全自動平壓平模切機在印刷包裝行業的使用越來越多。平壓平模切機是印后加工的重點設備,是一種高效,安全,高質量的模切成型設備。然而由于操作人員缺乏維護保養的知識,導致機器出現較多的故障,直接影響了生產的正常運行,致使公司生產運營成本提高?,F總結一些關于機器維護與保養知識大家一起分享。
全自動模切機的保養分為:
一·日常保養:操作人員要做好機器的清潔工作和各傳動部位的潤滑,日常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灰塵和廢紙,如果清潔工作沒做好可能會擋住檢測電眼會導致機器無故報警引起故障,如果被吸風吸進發達的分氣閥里面還會導致走紙不順等等會出現各種大大小小的故障,不僅耽誤生產而且影響操作人員的情緒,操作人員心情不好了估計會虐待機器。
二·周期保養:主要是清潔機器所有部位的油漬灰塵,清洗所有的油濾氣閥,潤滑機器所有的傳動部位包括凸輪,檢查排除機器的小故障,及時查出機器可能會引起故障的隱患,所有說周期保養也很重要
三·年度保養:主要是除了要做完周期保養要做的事情外還要打開擋油墻來保養主機,清理里面的雜物,更換主機潤滑油,機器運轉全速檢查機器。
模切機主動作是通過渦輪,蝸桿,曲軸來運動,其在高速工作中若無良好潤滑和冷卻是無法正常運行的。潤滑保養分為日保,周保和月保,具體如下:
每日潤滑
1.對側規、齒輪、凸輪行程軸承、壓桿動作、飛達頭凸輪及方向節等部位加機油潤滑。
2.主鏈條潤滑,自動潤滑裝置保持油位和油號。
每周潤滑
1.前規調整裝置加機油、黃油。
2.前規、凸輪加機油,側規傳動鏈條加鏈條油,彈簧加黃油。
3.飛達部位升降凸輪加機油,彈簧加黃油。
4.飛達部傳動鏈條加鏈條油。
5.清廢開合機構潤滑加機油。
6.上模版鎖緊裝置加機油。
7.清廢往返運動部位彈簧加黃油,軸節加機油。
8.牙排加機油。
9.送紙凸輪組加黃油。
10.收紙部前齊紙部加機油。
11.收紙部左右齊紙裝置加機油。
12.調壓鏈條加機油。
13.每周至少要兩次擦凈機身,清理灰塵。
1.離合器加黃油。
2.二次定位塊凸輪裝置加機油,彈簧加黃油。
3.收紙部鏈輪張緊裝置加黃油。
4.清廢往返運動部位導軸加黃油。
5.清廢開合機構潤滑加黃油。
其他
1.主傳動室潤滑,最多一年更換一次機油。
2.間歇機構潤滑,每半年一次。
3.空壓機潤滑,三個月加一次。

一、設備精度下降
在印后加工設備中,自動燙金機和自動模切機的結構基本相同,主要分為給紙、主機和收紙三大部分;工作原理也基本相同,其控制加工精度的主要部位是左、右規位和前規,以及幫助印品定位的導紙系統。
經長時間使用,機器各部件磨損,精度下降,導紙系統的各部件也受影響。特別是機器極速運行和長時間連續運行,對叼紙牙排牙片和左、右規位導紙輪彈簧的損傷更大。在長時間高速運行酌情況下,牙片和彈簧反復運動會產生較高溫度,造成金屬疲勞。這樣,牙片的鋼性和彈簧的彈力下降,導致叼紙牙叼紙壓力不夠,從而導致印品在前規位不能準確定位。
為避免燙金機、模切機的精度下降引起套印不準,應合理使用設備,切忌讓機器每天24小時連續不停運轉和極速運轉,要針對機器的出廠產能設定加以限速。未加工產品時應讓機器保持靜止狀態;平時應對機器各個部件加以潤滑,對牙排叼紙牙和導紙輪彈簧進行定期保養。
二、機器調整不當
在燙印、模切過程中,叼紙牙的叼紙壓力過小、叼不住紙邊,在壓印時紙張產生滑移;遞紙牙和叼牙開閉動作失調、輸紙系統的某些部件失調,使輸紙不到位或;中力過度等都會導致套印不準。所以在調節時應注意叼紙壓力和叼紙量的大小,特別是輸紙系統的各壓紙輪壓力,啟動時還應注意由慢到快。
三、紙張變形
紙張變形的情況有兩種:
1.紙張裁切不規范,出現斜邊或波浪紙邊。因此必須保證裁切出的紙張達到直角、直邊;裁切時不要反復敲打紙邊,以免造成波浪紙邊。
2.紙張含水量不穩定。主要表現為在一些需要加熱的工藝中,如UV固化、網印烘干、燙印加熱、過油烘干等,紙張含水量發生變化。為了避免因含水量變化造成的紙張變形,各工序應及時交接,滯留時間不宜過長,同時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防止紙張水分自然流失,如用保護膜進行保護。并保持車間溫、濕度與紙張含水量平衡。對特殊工序加熱時造成的紙張水分流失,應通過調節溫、濕度適量補償,使紙張含水量恢復到原來的標準狀態。